氯化鉀,慘極了!上周突然跌價,直到目前跌勢尚未完全終止,尤其東北市場,60%大紅顆粒低端價格僅2400元/噸左右,冬儲的商家已虧了200-500元/噸不等,這往年妥妥的春季龍抬頭的行情,眼下都快成那把腦袋埋在地底的鴕鳥了……
本來,磷銨在高位、鉀肥在低位、尿素在中間,各自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震蕩徘徊,但是賣得不好的復合肥的高價陸續下調了,基本已經回到原點,而港存高高的氯化鉀也沒能挺住,跌到了成本線,又跌到了去年的底線,進而再跌穿……鉀肥和復合肥的表現,使得因有各自支撐所以還停留在高位的尿素和磷銨也難以被看好,認為已經是貼在天花板上了,不一定什么時候粘不住就掉下來了。
最近不少價格相對較低的復合肥廠家一直在宣傳有小漲計劃,但是真正執行的少之又少。有些廠家甚至表示前面冬儲收的預付款訂單,現在連全款都還沒追回來。整體來看,復合肥新單不旺,開工率回升有限,與原料氮磷鉀之間難以形成互相支撐的循環。
需求不給力;港存實在太多,關鍵是還不見減少;大合同談判籌碼很多,新價格明顯是下行預期。如果說2000-2500元/噸(港口62%白鉀價格,下同)是氯化鉀價格的理性區間,那么眼下氯化鉀正在鑿地板,已經鑿了一半了,未來也不乏鑿穿的可能。
樂觀者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氯化鉀低于2000元/噸的時候非常少,近十幾年也就那么三、四次,而且每次都是蜻蜓點水一樣很快就會反彈,最長的一次也只是經歷了5、6個月而已。而眼下的大環境是前所未有的,不久前動蕩的時局之下可是把價格推高到了歷史新高的。一高一低,相差高達近千美元之巨!想著想著,都要熱血沸騰了,有沒有?
別急著激動。是,環境是新的,經驗不一定是好使的。但如果說經驗是不一定好使的,那么,有沒有一直跌,跌到更低、新低的可能呢?就算不跌那么低,但是一直在低位徘徊著,或者五六個月,也或者好幾年,那多沸騰的熱血也會冷卻了吧?想想全球的經濟方向,想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糧食和沖突問題,想想持續偏空的基本面……還是那句話,沒有重大意外發生,就難有立即的大好轉!
其實很多時候不能急剎車,而應該點剎。不可否認,氯化鉀價格確實已經跌回了理性,即將跌到低位,而時局動蕩,誰也說不準意外會不會更多、更大,所以是可以準備著的,如果國內港存出現顯著下降,或者國際出現顯著反彈,那么可以試著搞一點,屆時再觀察觀察,再決定是不是再搞一點。或許搞著搞著,行情慢慢也就好轉了。
而其實真正不能用經驗去做指導的原因是格局的變化,比如兩俄與老撾,所以真正要思考的不是抄底那件小事,而是蛋糕該怎么重新分配。這才是大事,大佬們該想的問題。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www.whjmrh.com)、手機APP(www.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