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國際人士認為中、印2024年的氯化鉀大合同或將在290美元/噸簽訂,印度或許會在4月份簽單,中國或許會在5月份簽單。假如就是290美元到岸價了,那么折算一下,港口氯化鉀表觀成本大概在2400元/噸左右。這幾天進口鉀又跌了一點兒,目前港口價格范圍在2300-2600元/噸左右。二者基本相當,那是該看跌還是看漲呢?
近期國際鉀肥價格高端還在陸續補跌,但低端略有反彈,高低相差仍較大,總體看還是偏弱運行之中。按照歷史經驗以及當下的現貨市場價格推算,中國大合同的價格范圍可能會在240-280美元/噸。按照國際人士的分析,他們應該是認為低端價格會持續反彈,因此在4、5月份簽單的時候,240-280美元/噸的范圍可能會上移至290美元/噸左右的水平。那么就是看漲嘍?
的確,不排除國際價格反彈,進口適當減量,氯化鉀大合同價格預期拉升的可能,在上月《2024年中國氯化鉀大合同二探》一文中,筆者甚至把這種可能的變化的高端設定到了350美元/噸。但是,這是可能的,但也僅僅是一種可能,目前也并不能排除大合同價格繼續走低的可能,280美元/噸、240美元/噸亦或是更低。
基礎是巨量的港存,后盾是大黑馬老撾,變數和關鍵仍是兩俄。
一季度都快結束了,氯化鉀港存居高不下,與往年同期大相徑庭,可見進口量依然很大(現在港存是400萬噸左右,去年、前年同期僅230多萬噸;海關初步數據顯示1-2月份我國進口肥料約286萬噸,這里大頭兒都是氯化鉀)。另外經歷了冬季檢修青海國產鉀庫存也不降反升。總體來看,我們在談判中底氣十足!
老撾目前已經成了海外鉀肥基地建設的香餑餑,目前可以反哺國內的主要是亞鉀國際和東方鐵塔兩家,在去年氯化鉀自老撾進口的數量暴增至170.8萬噸,與排在第三的巨頭加拿大只相差不到12萬噸。而老撾的產能還在迅速提升之中。有了不受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影響的,已經壯大且仍有巨大潛力的老撾這匹大黑馬,我們還需要怕什么?
去年與加鉀的307美元/噸的大合同剛簽訂后,兩俄可是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強烈不滿,表示不會跟隨,但回顧去年的進口記錄,大體從8月份開始兩俄到中國的氯化鉀月均到岸價就已跌到307美元/噸附近,自此以后兩俄氯化鉀到貨量約285.4萬噸,占二者全年總數的近一半。關鍵是目前兩俄仍處在被制裁狀態,近日歐美剛剛又再次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兩俄氯化鉀出口之路很不太平,但到中國可是個好去處。
當然,這里、那里,總歸或許還可能存有變數。旁的不說,這大合同到底啥時候才能簽訂都是很難說的。總之,至少目前來看大合同價格還是偏向更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的,氯化鉀想好轉,主要還得靠進口明顯減量和國際價格大幅反彈,而沒啥重大意外出現,這玩意它一時半會不好等到。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www.whjmrh.com)、手機APP(www.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