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為指導做好全省農業生產工作,持續推進化肥控量增效,促進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2025年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科學施肥技術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供參考。請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具體技術措施,抓好科學施肥技術指導工作。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2025年3月15日
2025年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科學施肥技術指導意見
為指導做好2025年農業生產,持續推進化肥控量增效,促進全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堅持基追統籌、養分綜合管理,優化氮磷鉀配比,補充中微量元素,推行氮肥定額的原則,加強施肥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結合區域實際情況、主要糧食作物目標產量等關鍵因素,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玉米、大豆、水稻科學施肥指導意見,提出如下意見。僅供各地參考。
一、玉米
(一)冷涼春玉米區
1.施肥原則
(1)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結果,確定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
(2)加強農機農藝相結合,基肥和追肥合理分配,基肥調整適宜的銨硝比值。
(3)增施有機肥,推薦采用機械深施,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秸稈適量粉碎還田,長期秸稈還田地塊適當減少施鉀量。
(4)種肥適當增施磷酸二銨和增效肥料,提高玉米低溫抗性。
(5)重視硫、鋅等中微量元素施用,酸化嚴重土壤增施鈣鎂等堿性肥料。
(6)推薦生長中期進行植保飛防作業保障地上部群體質量,采取適時晚收技術。
2.施肥建議
(1)推薦14-18-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產量水平500公斤/畝以下,施用配方肥18?23公斤/畝,七葉期追施尿素9?11公斤/畝。
(3)產量水平500?6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23?28公斤/畝,七葉期追施尿素11?13公斤/畝。
(4)產量水平600?7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28?32公斤/畝,七葉期追施尿素13?16公斤/畝。
(5)產量水平700公斤/畝以上,施用配方肥32?37公斤/畝,七葉期追施尿素16?18公斤/畝。
(二)半濕潤春玉米區
1.施肥原則
(1)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結果,穩定氮磷鉀肥施用量,重視硫、鋅等中微量元素施用;氮肥分次施用,適當降低基肥用量,充分利用磷鉀肥后效,基肥氮肥采用適宜銨硝比值。
(2)采取種肥同播、機械深施技術,科學施用緩/控釋肥料,保障生育中后期養分供應。
(3)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推薦采用機械深施;長期秸稈大量還田地塊,適當減少鉀肥用量;秸稈覆蓋或條耕地塊,適當增加種肥中水溶性磷肥比例。
(4)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推薦應用高產耐密適宜機收品種,合理增加種植密度。
(5)推薦采取農機導航作業,提高作業精準度,提升播種質量,保障高產群體數量。
(6)推薦生長中后期進行植保飛防作業,采取適時晚收技術。
2.施肥建議
(1)基追結合施肥建議
a.推薦15-18-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b.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下,施用配方肥20?24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3公斤/畝。
c.產量水平550?7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24?31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3?16公斤/畝。
d.產量水平700?8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31?35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8公斤/畝。產量水平800?9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35?40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8?21公斤/畝。
e.產量水平900公斤/畝以上,施用配方肥40?45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1?24公斤/畝。
(2)一次性施肥建議
a.推薦29-13-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b.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下,施用配方肥27?33公斤/畝,作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c.產量水平550?7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33?41公斤/畝,作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d.產量水平700?800公斤/畝,施用含30%釋放期50?60天緩控釋氮素的配方肥41?47公斤/畝,作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e.產量水平800?900公斤/畝,施用含30%釋放期50?60天緩控釋氮素的配方肥47?53公斤/畝,作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f.產量水平900公斤/畝以上,施用含30%釋放期50?60天緩控釋氮素的配方肥53?60公斤/畝,作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三)半干旱春玉米區
1.施肥原則
(1)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結果,平衡施肥,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
(2)有機無機相結合,風沙土區域可采用秸稈覆蓋(少)免耕種肥同播技術,增施有機肥。
(3)推薦采取農機導航作業技術,提高作業精準度。
(4)氮肥深施,施肥深度8?10厘米;采用適宜銨硝比的氮肥分次施用。
(5)根據區域土壤特點,采用生理酸性肥料,種肥宜采用磷酸一銨和增效肥料。
(6)采用膜下(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及選用增效液體肥料及水溶肥料,可適當減少底(基)肥數量,少量多次灌水施肥。
(7)膜下(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推薦應用高產耐密適宜機收品種,合理增加種植密度。
2.施肥建議
(1)推薦13-20-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產量水平450公斤/畝以下,施用配方肥19?25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0公斤/畝。
(3)產量水平450?6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25?33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4公斤/畝。
(4)產量水平600?7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33?38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4?16公斤/畝。
(5)產量水平700?800公斤/畝,施用配方肥38?45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8?20公斤/畝。
(6)產量水平800公斤/畝以上,施用配方肥45?50公斤/畝,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24公斤/畝。
二、大豆
(一)施肥原則
1.施足基肥,包括有機肥和磷肥,根據地力情況適當添加氮肥和鉀肥。米豆輪作栽培方式,有機肥施用于前茬作物,大豆利用其后效。
2.采用拌種、包衣、噴施等方式接種大豆根瘤菌,促進生物固氮,減少氮肥用量。
3.秸稈還田條件下,適當減少鉀肥用量;玉米改種大豆區域和米豆輪作區域可大幅減少化肥用量;大豆連作區域應科學增施硼、鉬、鋅、鎂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4.種肥以磷肥為主,配施氮肥,推薦采取側深施肥或分層施肥技術。優選大豆專用肥,在偏酸土壤上,選擇生理堿性肥料或生理中性肥料,磷肥可選擇鈣鎂磷肥。有條件的地方推薦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
5.適當增施硼肥和鉬肥,在缺素癥狀較輕地區,鉬肥可與根瘤菌劑混合拌種,提高結瘤效率。
(二)施肥建議
1.依據大豆養分需求,高肥力土壤氮磷鉀(N-P2O5-K2O)施用比例為1:1.2:0.5?0.8;中肥力土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1:0.6?0.9;低肥力土壤可適當增加氮鉀用量,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2:1:0.7?1.0。
2.產量水平140?160公斤/畝,施用氮肥(N)3?4公斤/畝、磷肥(P2O5)2.5?3.5公斤/畝、鉀肥(K2O)2?3公斤/畝。
3.產量水平160?180公斤/畝,施用氮肥(N)3.5?4.5公斤/畝、磷肥(P2O5)3.5?4.5公斤/畝、鉀肥(K2O)2.5?3.5公斤/畝。
4.產量水平180公斤/畝以上,施用氮肥(N)3.5?4.5公斤/畝、磷肥(P2O5)4.5?5.5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
5.根據長勢,可在開花期或結莢期追肥,氮占總施氮量的40%,磷鉀肥占施用總量的30%;不追肥田塊,基肥中40%以上的氮肥選用緩控釋型。如果后期脫肥可噴施0.5%?2%尿素溶液1?2次。土壤肥力較高,基肥、種肥充足,大豆生長健壯的地塊,可以不用追肥,但應防止徒長倒伏。
6.根據長勢,推薦在初花期或結莢期噴施0.01%?0.05%鉬酸鹽溶液30?40公斤/畝1?2次;在鼓粒初期,可噴施0.3%?0.5%尿素溶液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40?50公斤/畝,也可在花莢期噴施0.1%的鎂、硼、錳、銅、鋅等中微量元素溶液30?40公斤/畝1?2次。
7.推薦采用側深施肥技術,施肥位置在種子側方6?8厘米,種子下方5?8厘米;也可采用分層施肥,肥料在種子下方3?4厘米占1/3,6?8厘米占2/3。
三、水稻
(一)施肥原則
1.根據測土結果,適當減少氮磷肥用量,優化鉀肥用量。減少基蘗肥施氮量,拔節期穗肥施氮比例增加到30%左右。
2.秸稈還田與化肥科學配施,連續秸稈還田可減少穗肥氮用量10%,鉀肥減少30%?50%。
3.根據土壤養分狀況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建議施用含鋅返青肥,促分蘗早發,提高低溫抗性。
4.偏酸性地塊應施用鈣鎂磷肥,偏堿性地塊基肥選用普鈣,追肥宜采用硫酸銨,少用或不用尿素。
5.有條件的地區推薦采用機插秧側深施肥,實現施肥插秧一體化。插秧一次側深施含緩控釋肥料的摻混肥,減少施肥次數并保證施肥效果。沒有插秧同步施肥機的農戶,基肥施用后旱旋耕,實現全層施肥;追肥前田面落干約3天,實現以水帶肥。
6.根據長勢調整追肥施用,實現精準施肥。
(二)施肥建議
1.機插秧側深施肥
推薦以配方肥或控失型復合肥料為主,純N量8?9公斤/畝,N:P:K為2:1:1.2?1.5。施肥要求深度4?6厘米,肥料距稻根側向距離3?5厘米。非側深施肥推薦14-16-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按產量水平科學施肥
(1)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下,機插秧一次側深施肥地塊施用配方肥23?28公斤/畝;基蘗同施地塊施用配方肥20?25公斤/畝;非側深施肥田塊施用配方肥18?23公斤/畝,施肥后旋耕土壤實現全層施肥,分蘗肥硫酸銨3?5公斤/畝,配施尿素2?3公斤/畝。
(2)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機插秧一次側深施肥地塊施用配方肥25?30公斤/畝;基蘗同施地塊施用配方肥24?28公斤/畝;非側深施肥田塊施用配方肥23?29公斤/畝,施肥后旋耕土壤實現全層施肥,分蘗肥施用含鋅硫酸銨3?5公斤/畝,配施尿素2?4公斤/畝。
3.診斷施用蘗肥和穗肥
(1)蘗肥:如遇長時間15℃以下低溫,生長受抑制,分蘗不足,蘗肥可在6月15日左右補施含鋅硫酸銨5?7公斤/畝或者施用含鋅的返青肥,總氮用量不超過1.3公斤/畝,過多容易造成基部節間長,增加倒伏風險。
(2)穗肥:機插秧一次側深施肥田塊,在劍葉露尖時(幼穗長度3?5厘米),如果田間出現點塊發黃,并且葉片直立,葉片窄小的情況,可以補施尿素2公斤/畝和氯化鉀2?3公斤/畝。非一次施肥地塊,主莖幼穗長度0.5?1.0厘米,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下:葉片黃綠色,葉片直立上舉,穗肥施用尿素3?4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葉片綠色且挺立、不披垂,可施用尿素2?3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葉片披垂,則曬田7?10天后,施用尿素2?3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產量600公斤/畝以上:葉片直立上舉,穗肥施用尿素4?5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葉片綠色且挺立、不披垂,可施用尿素2?3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葉片披垂,則曬田7?10天后,施用尿素2?3公斤/畝和氯化鉀3?4公斤/畝。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