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說剛需采購的膽子可以大一點,氯化鉀直接就漲了,簡直不給人賺錢的機會!而且這才剛一喊漲,緊接著就來了超級大利好?這什么情況?
11月1日之前港口62%白鉀的價格還在逐漸向2400元/噸方向回落,11月1日突然拉漲,報價集體升至2450-2480元/噸。原本就支撐在這一水平的龍頭,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立即再漲,但已基本處于暫時停售狀態,而小貿易商們要么因為懵圈而停售,要么看熱鬧不嫌事大而停售炒漲。總之低價時暫時沒了,而高端已經喊到了2500元/噸。高價暫時難有成交,但賣方心態穩定,市場僵持中。
實際上這一次的漲價和10月份那次也沒有多大區別,仍是沒有大的客觀利好支撐,說是試探性漲價更妥帖一些。不過,考慮到冬儲的越來越近,綜合各種利好利空,筆者倒也認為,長期走勢雖然仍看不到絕對的大漲或大落趨向,但是跌的面逐漸在減少而漲的面正緩慢增加。恰在此時,一則"重磅消息"又出現了!以下一段筆者摘取的是人家的原文,為省筆墨做了適當的刪減:
"隨著眾多鉀肥公司陸續發布三季報,鉀肥行業的艱難處境也被無情揭露。由于兩俄供應的逐步恢復,以及在需求疲軟的影響下,全球鉀肥價格已從2022年的1000美元峰值跌至每噸300美元以下。有分析師認為目前鉀肥的價格很可能已接近生產商的運營成本,這可能迫使一些公司減產。而據了解,Nutrien(世界最大鉀肥公司)宣布了一系列戰略行動以降低可控成本,包括無限期暫停將鉀肥年產量提高至1800萬噸的計劃;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提議白俄羅斯鉀肥公司與俄羅斯鉀肥生產商協調削減10%的鉀肥產量,以提高市場價格;Mosiac將其2024年第三季度鉀肥銷量的預測進行了調整,從之前的210-230萬噸下降到185-205萬噸之間,并計劃暫時削減其位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Colonsay鉀礦的產量。由于國際鉀肥現貨價格處于低位,生產商普遍不愿意賤賣產品,再加上異常天氣導致農作物種植量減少,使本來就不景氣的化肥市場雪上加霜,因而出現了庫存超出的現象,因此生產巨頭接連宣布減產以應對市場壓力。由于鉀肥行業產能集中度高,寡頭壟斷明顯,鉀肥巨頭們一旦減產,將會增加全球鉀肥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使得全球鉀肥市場供應緊張,進而推高鉀肥鉀肥價格上漲,屆時貿易商和下游工廠可能會提前儲備鉀肥,這也會進一步加劇價格上漲的趨勢。"
很多人已經看到了這個消息,并且找到筆者進行咨詢,問鉀肥價格是不是又要大漲了。怎么說呢,事情本身而言那絕對是利好支撐因素,但它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卻并不一定。簡單來說我們要能明確因果:是因為行情不好,有供大于求壓力了,所以才要減產。而如果一減產行情立馬就好轉,想啥美事呢?首先,因為前面行情好,所以產能、產量增加了,而庫存聽上去也并不少;其次,國際行情不佳,天氣也不佳,需求面臨減弱;最后,2000年以來我國氯化鉀進口均價約297美元/噸,眼下國際市場到岸價差不多也是在300美元/噸左右,這個時候減產到底是因為價格太低還是庫存太多或是什么別的呢?
兩俄還在被制裁,尤其俄烏沖突還在繼續,兩俄壓力都還不小,所謂減產到真正減的時候會減多少呢?北美方面,本來兩俄供應逐漸恢復和老撾逐漸增產之后的競爭已經日益激烈,不少新的產能又已箭在弦上,即將面市,這個時候減產難道不擔心未來的份額么?所以,如果說前面的罷工什么的是純粹的炒作,這一次的減產消息雖然有所"進步",但想立即發揮作用,改變市場局面,促成價格大漲,恐怕不太可能實現,至少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筆者昨天剛寫了文章,今天又臨時加寫了這一篇,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不用因為所謂國際巨頭將減產的消息而太著急去賭漲或做多。雖然不可否認的是,一方面冬儲臨近,一方面下游比較空,一方面國際企穩并出現反彈可能,天時、地利、人和正逐漸向賣方傾斜,但是氯化鉀大的上漲不太可能在近期這么快就出現,短期其實還是以穩為主或者最多在不斷的嘗試中小幅上行,而在未來大落的可能性雖也不大但還不能排除。所以最好的做法還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策略,不求太大,穩妥為先,最多膽子逐漸大起來一些即可,可以試著撿個櫻桃、撿個蘋果什么的。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www.whjmrh.com)、手機APP(www.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