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近幾天氯化鉀市場上賣貨的有所增多,價格暫時穩住,甚至偶爾會遇到稍微松動些的清庫者。始于3月下旬,持續了兩個月,累計漲幅達300元左右,現如今氯化鉀的這一輪漲勢就要終結了嗎?未必。
從前看跌,現在怕漲,這是筆者目前的真實心情。不是說就沒有再跌的可能了,更不是說漲是不對的才用了"怕"這個字眼兒,而只是對價格再度的暴漲暴跌生出了一絲擔憂。
目前氯化鉀價格已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大漲、大落的趨勢暫時都看不到。前段時間上行,一方面是因為港存持續下降、邊貿暫不到貨、國產鉀臨時緊張,另一方面是因為尿素的異常強勢刺激甚至是透支了剛需,還有一方面是因為業內心態發生變化,大跌的預期明顯減弱。最近漲勢中止,一方面是因為價格已漲至目前心態下能看到的高端(原大合同對應成本線,也是新大合同眼下所能預期的高端),另一方面是因為正常來講需求即將進入相對淡季,而且部分下游的近一個月左右的需求已經提前采購到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已經到了大合同的敏感期。
由于邊貿持續暫停進口,國產鉀產量略顯不足,海運進口量環比下降,港存下滑明顯,而國際市場雖然較疲軟,但是勉強還可以說是較為堅挺,再考慮到國儲等問題,與此同時仍要注意氯化鉀與尿素、一銨的單養分價格對比情況以及尿素、一銨的依然強勢,還要注意這兩個月反彈導致的心態變化,最后再參考一下依然緊張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刺激經濟的大環境……盡管農產品的行情不佳,進口應能保證足量但畢竟暫時已經臨時偏緊,綜合來看,暫時的確沒有了看大跌的理由。
那為什么不看大漲呢?是啊,為什么不看大漲呢?為什么呢?上面掰著手指頭數了又數,似乎沒啥絕對的利空了呀?難道只是因為沒有跌到前期預期最低位的些許遺憾和執念?客觀來講,如果從一些數據模型進行分析,未來港口62%白鉀或許可以從現在2500-2550元漲到2800元左右,如果尿素、一銨的強勢持續,那么氯化鉀再漲到3000元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為什么呢?其實倒也簡單,因為國際價格暫時仍偏低迷,與中、印大合同價格密切相關的東南亞、巴西市場的現貨價格不漲,所對應的新大合同價格的預期就是300美元以內,甚至250美元左右。如果近期能按照這樣的價格簽下來大合同,那么氯化鉀價格是要有所回落的,或許一兩百元,或許更多。但是即便如此,我們其實也可以說,氯化鉀距離3000元已只差一步!
所以,目前不僅是大合同的敏感期,也是氯化鉀走勢分化的關鍵期。這個十字路口上的抉擇,很重要!理論上咱們的進口量應該是有保證的,哪怕一會看到老撾增產延期、一會看到加拿大可能又要出現鐵路工人罷工、一會又說俄羅斯對歐美出口大幅增加,這一點也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反而長期來看我們更應該看到咱們的海外基地如火如荼,看到咱們的一帶一路風風火火,看到格局改變下供應商的急切。所以,盡可能的簽一個低價的大合同,才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
但如果因為形勢的復雜、氣候的惡劣和經濟刺激政策等因素導致糧食安全被重申,國際糧價上行,而在這之前大合同未能簽訂,那么是否能簽下來一個理想低價位的大合同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如此一來,可能會出現價格先因為缺貨等原因而漲到3000元,后面因為貨物又多了而暴跌向2000元,這樣暴漲暴跌的問題,這樣的話總有人會受傷,對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們必須提防這種可能!
時過境遷,就像當初那么多人以為會到2000元,但是剛跌破2200元氯化鉀就反彈了,所以也不必在意是不是一定是洼地,更不用考慮什么我們先還是印度先,安全才是第一,否則簽個洼地,價格卻動不動就被拉到高位,那有什么意義呢?別說什么市場化,如果說完全市場化,那也就沒有什么大合同和談判代表了,不是嗎?或許我們可以拖下去,想別的辦法,先增加進口再談一個更低的大合同,如果有這樣的本事,還請盡快用出來;如果很難,那么就盡快簽下來大合同吧,國儲不還能兜一點底兒嗎?特殊時期,以大量的進口去拿下一個合理的低價,這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況且,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經營,進口商們應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保能力,不至于像去年那樣剛簽了大合同市場價格就開始下行并在一個月里就跌穿了成本線。于情于理,大合同談判應該要加快點節奏了!代表們,加油!!!
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咨詢熱線0451-88001128。想要了解更多的化肥行情信息,請持續關注中肥網的官方網站(www.whjmrh.com)、手機APP(www.whjmrh.com/app)、微信公眾平臺(fert-cn)與分析師一對一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肥網 作者阿杜/審稿車艷紅)
特別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