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筆者寫了《2024年氯化鉀大合同初探》,當時的初步預測是這樣的:若國際行情無明顯好轉,而我國一季度進口量仍持續高位,那么2024年新大合同在二季度簽訂的可能性較大,價格或許會在250-280美元/噸或者250美元/噸左右;如果進口量有所減少或者國際行情有企穩反彈可能,使得保供穩價出現壓力,那么也可能在一季度結束前就會簽訂(有可能需要祈禱還來得及),價格或將在280-307美元/噸;也有不簽或者下半年簽的可能,屆時價格可能遠低于250美元/噸,也可能稍高于307美元/噸,但暫時看這兩種可能性都還不大。
到現在2個月轉眼就過去了,針對新大合同的預測有沒有什么改變呢?我們先來看一些對比:去年12月下旬時進口鉀的整體價格區間在2600-3000元/噸,2月下旬也就是目前這個范圍是在2300-2700元/噸;當時港口氯化鉀港存在310多萬噸(其中保稅有20多萬噸),現在這個數字約為400萬噸(其中保稅有10多萬噸);巴西大顆粒鉀到岸價從310-320美元/噸變為275-290美元/噸,東南亞標準鉀到岸價從310-330美元/噸變為290-325美元/噸。
另外筆者又做了現在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的對比。尿素價格從2750元/噸變成現在的2300元/噸(山東等地出廠),跌幅約16%;55%一銨價格從3200元/噸變成現在的3000元/噸,二銨維穩在3750元/噸(湖北等地出廠),一銨跌幅約6%,二銨跌幅為0%;港口62%白鉀的價格從3650元/噸變成現在的2450元/噸,跌幅約33%;另外,復合肥價格的跌幅約10-20%。
與此同時,國際主要地區各肥種當下價格與去年同比:尿素漲了20-50美元/噸,漲幅約5-10%;磷銨跌了50-100美元/噸,跌幅約14%;氯化鉀跌了200-250美元/噸,跌幅約40%;復合肥跌了50-100美元/噸,跌幅約15%。
上面是不是很亂?其實筆者的腦袋里還有更多的分析角度和過程,這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什么意思呢?首先簡單來說,從這兩個月的價格和庫存等變化情況來看,目前國內、國際氯化鉀行情尚無好轉,且至少暫時看依然是壓力山大的局面。再結合歷史、以及海運費等因素,筆者認為新大合同價格預測范圍的低端可以下移一些,從250美元/噸左右調整為230美元/噸左右。
其次從價格對比來看,再結合各個肥種近期的綜合市場表現,的確是不能僅僅是不排除有高于307美元/噸原大合同價格的可能,還需要多給一些正視,所以未來新大合同價格預測范圍的高端可以上移,從307美元/噸左右調整為350美元/噸左右。樂觀預期的人們別高興的太早,筆者如此調整只是尊重樂觀者們的想法,做了一個修訂的補充而已;悲觀預期和中立者別著急罵,筆者不是越預測越籠統了,就目前而言筆者仍是偏向于悲觀預期的,我還是認為并且希望新大合同價格可以簽到250-280美元/噸左右、或230-250美元/噸左右甚至更低的。
思維有點亂,篇幅很有限;幸來日方長,且慢慢再說。總之,保供的重擔鉀來抗,如果好意思,"穩價"的你們繼續去收感謝信吧!
特別聲明